close


【台灣醒報記者莊瑞萌綜合報導】美國一所大學研究發現,民眾拉長運動時間,有助提升當天生活的滿意度。研究者也指出,負面情緒會影響民眾生活的滿意,但是運動卻可以增加滿足感,美國疾病管制局建議每周可以運動150分鐘以上,除了保持身體健康,也讓一天鬱悶的心情有機會獲得紓解。


美國賓州大學研究者讓25318歲到25歲的大學生在網路上填寫他們對生活的滿意程度、運動時間與對自己的評價為期14天,結果發現當天沮喪、焦慮與壓力都會影響民眾是否滿意當天生活。


另外,身體疲累也會影響當天運動意願,另外BMI指數較高者,容易與產生不滿意感有關,不過,研究者也發現當受訪者某一天運動時間拉長後,對當天的滿意程度出現大幅提升。


研究者柯羅伊表示,「有鑑於此,我們建議民眾可以延長原本運動的時間,提升對生活的滿意程度。」另一名研究者馬賀也表示,這次結果再次證明運動是一項具有好處的習慣,對生活會產生重要的影響。


運動除了改善心情外,台灣研究者在《Journal of Applied Physiology》期刊中指出,動物規律運動可以減緩腦部退化造成的影響,美國喬治亞大學研究報告則指出,規律運動會促進身體細胞產生新的粒線體,長期可以提升身體的能量。


另外,英國愛丁堡大學研究也發現,即便是將近70歲的長者,一樣可以透過動運減少失智機率。英國老年福利機構Age UK研究部主任古溫就表示,「從(愛丁堡大學)研究結果得知,運動不分年齡,一樣都可以獲得益處,利用上街時從事快走或是在家種樹,即便年老仍可保有活力。」


美國疾病管制局建議民眾每周至少要有150分鐘運動,其中有兩天要讓身體可以獲得全面地舒展。


PS:要活就要動!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lily 的頭像
    lily

    陽光的lily

    lil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4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