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石原結實 著/野人文化
治百病,就靠體溫!連癌症都是!
●癌細胞怕熱 一天5杯熱水完全排毒!
一天五杯熱水,完全排毒!
日本石原結實醫師提及「癌細胞怕熱」的觀念,
他認為,現在醫學已非常進步,醫師也愈來愈多,
癌症卻依然有增無減,其中一個很大的因素,
就是現代人普遍體溫低下,
因人體體溫降至35度時,
正是癌細胞最活躍繁殖的時候,
反之,當體溫達到39.6度以上時,癌細胞就會全部死掉。
高溫可治好癌症
19世紀時,德國有位布許(Busch)醫師,
發表多例自然治癒的癌症,也就是有罹癌病人,
分別得到肺炎和丹毒(一種皮膚感染症)等疾病,
連續發高燒1-2星期,沒想到意外治好癌症。
此外,1900年美國紐約市立醫院的科萊醫師,
同樣發表有癌症病人因肺炎和丹毒引起持續高燒後,
治癒癌症的實例。
換句話說,西洋醫學也已明白癌細胞很怕高溫。
癌症是一種從頭到腳都有可能發病的疾病,
但心臟、脾臟、小腸(十二指腸)是發生癌症機率較小的器官。
那是因為心臟雖只有體重的1/200,卻負責提供1/9的體溫;
脾臟則是紅血球集中的地方
(※註:脾臟的功能係破壞老舊的紅血球,
將紅血球的血紅素與鐵分離,被分離的鐵可再度被吸收到血液中),同樣屬於高溫器官;
而小腸要負責消化,必須經常活動,自然會比較溫熱,
從這些事實可知,癌症並不容易發生在溫度高的器官上。
人體容易罹癌的器官
如食道、肺、胃、大腸、直腸、卵巢、子宮………等都是中間呈空洞的器官,有空洞的器官,細胞會比較少,體溫也比較容易下降,
所以比較容易罹癌;
至於乳房因突出身體外面,也是溫度比較低的器官,
故乳癌發生率也較高。
一般而言,癌症是因免疫力下降而形成,當然與血液有關連,
也可以說它的發生與血液循環不佳有密切關係。
東洋醫學認為「萬病之源來自髒血」,
所以,身體為了燃燒並排出體內的廢物,讓血液變乾淨,
才會出現發燒的反應。
就某個層面來說,發燒其實能提高免疫力,
而免疫力就是白血球的運作能力,實際上只要體溫上升1度,
免疫力就能提高5-6倍。
一旦身體冰冷,血液循環會變差,體內細胞的代謝也會變差,
體溫每下降1度,代謝就會減少約12%,免疫力也會降低30%。
通常人體體溫最低的時候,也是死亡率最高的時候,
一天當中,凌晨3-5點的體溫最低,
這時也是最容易引發氣喘、潰瘍性大腸炎的激烈腹痛、
異型狹心症等疾病的時候。
人體平靜時的體溫約有1/4來自肌肉,
但現代人卻不像從前的人一樣常走路,也沒有以前的人勤快,
開始用機器來取代雙手打掃和洗衣,
這種運動不足的的結果,就是體溫降低的一大原因。
加上現代人常見壓力問題,
壓力一大,腎上腺就會分泌腎上腺素,
使血管收縮,造成血液循環不良,長期持續下去,
自然會讓體溫降低。
一到夏天多數人會整天躲在冷氣房裡,
及平常攝取過多造成體質寒涼的食物,都是造成體溫低下的原因。
(可別再相信任何啥款生機飲食了)
不只是癌症,要同時預防罹患生活習慣病
(包含高血脂、高血壓、高血糖、高尿酸等病症)
全站熱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