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


















 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醫抗老-慢走每天半小時........... 

身體好 沒秘訣,只要一直走 





「我媽媽 今年已經 90 歲了,




不僅能走能跑,腦筋還好得很。有她當榜樣,




我當然也要 




活超過 90 歲才行囉!」



花蓮門諾醫院暨相關機構總執行長黃勝雄 






 






生性樂觀,雖已年過七旬,他卻從 不覺得自己老,


每天仍像個年輕小伙子般,活得很帶勁。

黃勝雄早年在美國匹茲堡大學醫學院任教,


是享譽美國的腦神科外科專家,


更是美國雷根總統






當年指定的隨行醫師,年薪超過百萬美元,可說功成名就。






 






15 年前,他深受花蓮門諾醫院前院長薄柔纜


「美國很近,花蓮卻很遠」這句話感動,毅然放棄一切,






像條迴游的鮭魚,返回故鄉台灣,到後山接掌門諾醫院。







身體好沒秘訣,只要一直走: 



這些年來,他既要為醫院的長遠 發展而四處奔走募款,也要為腦部創傷病患施術。






他往往在手術檯旁一站就十幾個小時,沒有過人體力,根本就辦不到。






 






問他保持充沛體力的方法時,他笑得燦爛, 「很簡單,只要一直走、一直走就行了。」

這些年來,他每天清晨起床後, 就到附近校園的操場「慢走」三、四十分鐘,回家沖個澡,






吃過早餐後,再出門上班。顧名思義,「慢走」就是慢慢地走,






 






不求速度,也不在意距離,能走多遠,就 走多遠。







長期走下來,黃勝雄也走出了心得,


每次出門走路都走到微微冒汗的程度,心跳則高出正常值






三成左右,也就是說若正常心跳為每分鐘 70 下的話, 


就走到每分鐘心跳 90 下上下,既可達到






運動效果,也不至於對身體造成太大負擔。

如果覺得早上走得不過癮,晚上下班回家,吃過晚飯後,


換上輕便服裝,他還會再出門走幾圈。






碰到下雨天,那裡也去不了,


他就跳上走路機,把一天的運動量補齊。

運動量不大,堅持下去就見效


BMI=體重(kg)x10000÷身高(cm)的平方。



BMI值計算公式:    BMI = 體重(公斤) / 身高2(公尺2)


例如:一個52公斤的人,身高是155公分,則BMI為 :


52(公斤)/1.552 ( 公尺)= 21.6


體重正常範圍為  BMI=18.5~24 



黃勝雄曾算過,每次出門慢走一趟回來,


大約可消耗 2 百大卡熱量,雖不多,長久下來卻相當可觀。






為了檢視運動成果,每次運動完沖過澡後,他就站上磅秤,


只要體重超過 BMI ( 身體質量指數) 的正常標準,


接下來的幾天裡,他就從日常飲食中變花樣,


少吃高熱量食物,務必將體重拉回正常範圍內才






恢復正常飲食。

「這真是斤斤計較!」黃勝雄認為,美食當前,


大多數人都把持不住,結果飽餐一頓下來,


往往也帶給健康一些負面影響,


唯有堅持正確且健康的飲食原則,才能永保安康。


結果他逐漸偏向素食,但在台灣吃素容易缺鐵,


因此他選擇「方便素」,只吃一點點的紅肉,多吃魚類及蔬果。 







黃勝雄說,這幾十年來,他接觸過的中風病人不知凡幾,


深知中風對個人及家庭、社會的傷害。






所以他特別在意血壓及血脂的升降,


加上每天慢走及盡量素食,不讓中風等急重症有可乘之機。



常保樂 觀心,趕走自由基
黃勝雄認 為,還要常保一顆樂觀的心


因為唯有敞開心胸,才可以減少自由基對健康的威脅,






「不要說 90 歲,長命百歲也沒問題。」 


黃勝雄表示,自由基無所不在,看似難以應付,


但只要






生活規律,不暴飲暴食,不抽菸,不酗酒,


加上養成規律運動,自然能將這個危害健康的因子壓到最低


但他強調,健康不可能不勞而獲,


一定要有實際行動,再配合堅強的意志力才行。





 






大家都健康──整椎---DIY --滾背






站立歪斜或坐姿不端正、習慣性翹腳、


長時間坐在電腦前都會造成我們脊椎歪曲不直,


脊椎一旦彎曲歪斜,很多毛病會跟著來,


所以可以常常做滾背的動作,可以矯正脊椎


甚至有人長了骨刺也可以治癒哦!


每天勤快108(來回一次算一下),


骨刺免開刀,不用快慢慢作,矯正脊椎自己來!






       cid:OVYLLTQKAFME.IMAGE.gif






滾背這個動作可以矯正脊椎,


基於每個人身體狀況不同,體質也有差異,並非人人可以輕鬆






為求安全,再一次談談這個動作。








矯正脊椎的方式很多種,此為其一,不吃藥、不打針,簡易可行。

人體除了特定器官外,全部都受脊髓神經所支配,


如果各個支配器官神經與脊髓之間傳導暢通無阻,


各個器官就可發揮正常,


一旦脊髓神經系統受壓迫便容易病變,






每一椎別供應人體各個部位。

例:


頸椎 1C 


供應部位是頭部血管、大腦垂體、面部、腦部、中耳、內耳、






交感神經系統;


           神經受壓的結果會: 頭痛、神經過敏、失眠症、高血壓、






 




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神經桄惚、眩暈、週期症、健忘症、倦怠。

頸椎 2C


供應部位是眼神經、耳神經、竇、舌、額頭、乳突骨;


             神經受壓後果






鼻竇炎、過敏症、重聽、眼疾、耳痛、昏眩、某種眼盲、斜眼、耳鳴....

頸椎 3C


供應部位:額、外耳、面骨、牙、三叉神經;


神經受壓後果:神經痛、痤瘡、濕疹







頸椎 4C


供應部位:鼻、唇、口、耳、咽管;


神經受壓後果:乾草熱、卡地、耳聾、增殖腺炎







頸椎 5C 


供應部位:聲帶、頸部脖體、咽;


神經受壓後果:喉炎、嘶啞、咽喉炎

頸椎 6C


供應部位:頸部肌肉、肩部、肩桃腺;


神經受壓後果:頸部僵硬、上臂疼痛、肩桃腺炎、百日咳、哮喘







頸椎 7C


供應部位:甲狀腺、肩、肘骨囊;


神經受壓後果:滑囊症、傷風、甲狀腺症狀

頸椎 8C


供應部位:氣管;


神經受壓後果:氣管炎、前背、內側小指

胸椎1T


供應部位:手臂以下部位、食道、氣管;


神經受壓後果:支氣管性氣喘、咳嗽、呼吸不順、手腕疼痛

胸椎2T


供應部位:心臟、包括冠狀動脈及瓣膜;


神經受壓後果:功能性心疾、胸痛

胸椎3T


供應部位:肺、氣管、胸膜;


神經受壓後果:支氣管炎、肺炎、肺充血(胸膜炎)、流行性感冒 

胸椎4T


供應部位:膽囊、膽管;


神經受壓後果:膽囊疾病、帶狀��疹、黃疸

胸椎5T


供應部位:肝、太陽神經叢、血液;


神經受壓後果:肝疾、發熱、低血壓、貧血、循環不良、關節炎

胸椎6T


供應部位:胃;


神經受壓後果:神經性胃炎、消化不良、胃灼熱






胸椎 7T


            供應部位:胰臟、十二指腸;


            神經受壓後果:糖尿病、胃炎

胸椎8T


           供應部位:脾;


           神經受壓後果:抵抗力減低

胸椎9T


          供應部位:腎上腺;


         神經受壓後果:過敏症、蕁麻疹

胸椎10T


        供應部位:腎;


        神經受壓後果:腎病、倦怠、腎盂炎、腎炎

胸椎11T


        供應部位:腎、輸尿管;


        神經受壓後果:痤瘡、小丘疹、癤等皮膚病濕疹

胸椎12T


        供應部位:小腸、淋巴系統、輸精管;


        神經受壓後果:風濕痛、氣痛、不孕症

腰椎 1L


        供應部位:大腸、腹股溝;


        神經受壓後果:便秘、結腸、痢疾、腹瀉、疝氣

腰椎 2L 


        供應部位:盲腸、腹部、大腿;


       神經受壓後果:盲腸炎、痛性痙攣、呼吸困難、靜脈曲張


腰椎 3L 


        供應部位:生殖器官、子宮、膀胱、膝;


        神經受壓後果:膀胱病、月經不調、小產、膝痛

腰椎 4L


        供應部位:前列腺、腰部肌肉坐骨神經;


        神經受壓後果:坐骨神經痛、腰痛、排尿困難、頻尿

腰椎 5L


        供應部位:小腿、踝、腳;


        神經受壓後果:腿部血液循環不良、腿無力、足踝腫痛

薦椎S1S5


        供應部位:骨盤、臀部、攝護腺;


        神經受壓後果:薦骼關節病變、脊椎彎曲







尾骨Co4


        供應部位:直腸、肛門;


        神經受壓後果:痔瘡、搔癢症、尾骨疼痛

以上資料供參考。


這些是瑜珈老師給我們的寶貴資料之一,分享一下,


人多少脊椎都有彎曲不正,所以才有些毛病,






平常生活上累積的習慣造成,像是翹二郎腿啊,


以前我不自覺也會,習慣養成了,真不是一下子就改掉的,


真的是破壞容易建設難喔,


沒事滾滾背可以幫助矯正,


記得地上要舖墊子以免傷到,


別在沙發或彈簧床上滾。






 






滾背方式:







1.
併腿屈膝坐在地上,兩手環抱住小腿,自然呼吸別太急促,


收腹拱背,身體往後從尾椎、腰椎一節一節觸及地面,






剛開始腳還先不用越過頭,多做幾下後再視自己身體狀況,


然後滾到胸椎、頸椎,腳尖朝上,漸漸地雙腳越過頭,






腳打直腳尖著地。


我們瑜珈老師的學員們第一次學皆能做到,


按照老師的指示,稍用點力一蹬就有衝力幫助我們往後


腳也能順勢越過頭而腳尖著地了。


雙手環抱小腿下方一點會較有力。






 






2.躺在地上,兩腳屈膝,


兩手環抱住小腿,抬頭收腹拱背,


身體往後從尾椎、腰椎、胸椎一節一節碰觸地面,


如此






前後滾過來滾過去。






練瑜珈需視自己身體狀況,


做不到不能太勉強,


滾背這個動作若無法將腳越過頭可以練第2點就好。


有骨刺的人動作可更小更慢些。 






   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         cid:TIAACJHZYSXG.IMAGE_1.gif
Q:
己經有駝背的人可以滾背嗎?  
A:
可以的,但要慢慢地輕輕前後搖擺即可。


或者頭不抬起直接躺在地上,抱著腳彈動就好,


老人家這麼做就可以了


PS:簡單生活豐富過
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lily 的頭像
    lily

    陽光的lily

    lil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